我喜歡史記項羽本紀,也喜歡和孩子分享項羽本紀。這學期「閱讀引導」課和我一起閱讀項羽本紀的孩子有六年級的冠東五年級的映儒四年級的璿瑞、首亭和三年級的彥澂。

 

這一天,(首亭請假),我們讀完項羽在烏江邊上自殺,老師首先拋出的討論議題是如果你是項羽,你會接受老人的幫助渡江回到故鄉嗎?說說你的理由。

 

三年級的彥澂說:如果我是項羽,我要回江東,因為生命很可貴,我不想自殺,而且項羽做錯事了,他應該回去向大家道歉。

 

老師說:「這就是所謂的『知恥近乎勇』。除了道歉,項羽也可以幫故鄉的人做事來彌補自己的過錯。

 

六年級的冠東說:我想回江東,但是我要整型再換個名字,讓大家認不出我。

 

四年級的璿瑞:「我不會回江東,但是我也不會自殺,我想試試運氣逃出去。璿瑞補充說:「有些宗教說自殺的人會下地獄

 

老師說:「當時項羽一個人對付千萬人,要逃出去有點困難喔,不過小朋友注意一下:璿瑞沒有在老師的題目裡二選一,也就是他沒有在回江東』和『自殺二選一,他有第三個選項,很不錯。接下來可以想想看有甚麼逃出去的好方法。

 

老師映儒說說看。」

映儒:我會回江東,因為生命很珍貴。

老師映儒要不要多分享一點。」

映儒微笑搖搖頭

 

老師接著問:「項羽一直被大家稱為英雄,你們覺得他是嗎?

 

小朋友沉默沒有回答。

 

老師換個問法:「那你們覺得什麼叫『英雄』?」

 

四年級的璿瑞:「老師,那你覺得呢?

 

老師:字典上關於英雄的解釋是:『,是聰明頭腦好,通常是出主意有謀略的人;是有膽量有勇氣,通常是帶兵打仗向前衝的人,如果有謀略又有膽識,那他就是『英雄』。小朋友輪流說說看誰是你們心目中的英雄。映儒先說。」老師的解釋出自魏.劉邵《人物志》:夫草之精秀者為英,獸之特群者為雄;故人之文武茂異,取名於此。是故,聰明秀出 ,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夫聰明者, 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膽,則說不行;膽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則事不立。……是故, 英以其聰謀始,以其明見機,待雄之膽行之;雄以其力服眾,以其勇排難,待英之智成之 ;然後乃能各濟其所長也。……英可以為相,雄 可以為將。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則能長世;高祖、項羽是也。)

 

五年級的映儒:「老師

老師「哪一位老師?」

映儒:每一科都是。」(映儒總是惜字如金

老師「為什麼老師是你心目中的英雄?」

映儒:「我不會的老師都會教我

老師「所以老師是把你從困惑裡解救出來的英雄?」

映儒點點頭。

 

老師「冠東說說看。」

冠東:「在我看來除了白目的人和壞心人,其他人都是英雄。

老師「嗯,冠東的意思是……? 除了白目的人和壞心人,其他人應該只能算是好人。

冠東:「對,好人有機會就會變成英雄。

老師好人有機會就會變成英雄。很好。冠東舉例說說看,像是怎樣的機會?」

冠東還在思考,三年級的彥澂舉手說:「我知道。」

老師「好,彥澂說說看。

彥澂:「像是經典棒球賽的中華隊隊員。

小朋友對這個答案很有感,異口同聲熱烈地說:「對對

 

老師再問可是他們後來沒有成功,項羽也沒有成功,你們還覺得他們是英雄嗎?」關於這個問題,有的小朋友還在思考,有的已經在猛點頭。

 

老師所以一定要成功才叫英雄嗎? 」

「不一定。」在小朋友交談討論的聲音中,不知是誰的發言。

老師如果不是,為什麼你們覺得他們是英雄? 」

小朋友又再一次異口同聲:因為他們都很拚,很努力。

 

誰說只有大人才能「煮酒論英雄」,看看這些小朋友,他們都只喝白開水呢。花花老師佩服至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syru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